杨牧青:再谈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同源融汇
2016-06-29 10:13:43
  • 0
  • 1
  • 4
  • 0

杨牧青:再谈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同源融汇

同源,艺术,中国书法,中国画,书画

搞中国画的,一定要搞中国书法。书法若不过关,达不到真正的书法家状态,那么,其画也就一般般了,只能在技法、颜色等上面佞幸以悦人眼目。

那么,搞中国书法的,必定要搞中国文化,以多读书融汇为要,不能死如书麓。若不融汇,书法则会如僵尸一般光浮而不化。 

至于世人以艺术名义作各种行为艺术、抽象艺术、狂怪艺术、臆造艺术、权力艺术及展厅视觉艺术、文字游戏等方式且不临摹古法研习而出新者,则不在书法艺术范围之内。

盖因,书是书、是体例;法是法、是法度;艺是艺、是灵魂;术是术、是技巧,此四者相融汇,则是书法艺术。融汇贯通的时候,当以究天人之际,纯阴不生,孤阳不长,彼此失恋(联)则痛不堪言呵!

书画同源说,自古有之。书与画,同质而异体,有文可考,有据可查。如,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的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明确的强化了“画”中的“写”的意识和作用。再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他考上古的思想而论书画同源,可谓是玄同玄妙的论说。今人,若不思读古书,估计是很难理解张氏的根本要说的是什么。又再如,近人郑午昌认为,“殷契古文其体制间架,既是书法又是图画,可谓是书画混合时代。”此说也很好,书中有画,画中有书,若参以水、墨、纸、笔的变化,真的是妙用无穷呵!

中国画与中国书法有它一定的艺术法则和审美观。它与西方油画艺术虽然可以相互借鉴、印证,相互增益其彩,但是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清末一代武将并善文墨词章的左宗棠说“中国之睿智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这句话讲的好。说开了就是,中国画、中国书法是虚中见实的功夫,是太极、阴阳思维的方式方法。因此,也就有了唐代既是诗人,又是南宗禅信徒,更是开一代水墨画大师的右丞王维(字摩诘)在《山水论》中“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妙论。自然与造化都是从事书画者心性上的东西,并非教科般的程式化对景写生弄情,慧者自鉴!

仅以此答诸多微友群内反复的提问。关于这个话题我谈了差不多20多年了,现在微信网络传播更方便,我就压缩一下文字的表述方式,以贴出示友。一一《杨牧青谈艺录》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