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分享:快速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三千言
2015-08-06 09:12:00
  • 0
  • 1
  • 11
  • 0

智库分享:快速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三千言

悲剧不应该发生!2015年6月9日23时许,贵州毕节发生4名留守儿童自杀身亡事件,由于网络信息快速密集传播,使人们不得不将目光再次聚焦到留守儿童身上。从事件发生到现在,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再一次被推向社会公众面前。有学者指出,毕节留守儿童悲剧,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一般的突发事件,它揭示出我国儿童权益保护的缺位和乡村教育、乡村治理、城乡一体化建设及社会治理的失败。

历史没有回头路。综观当前社会现状,留守儿童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彻底对治,大国崛起、民族复兴将为此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留守儿童问题被开始广泛的引起关注之后,并被提升到“国家层面”。国务院农工办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组,全国妇联等国家部委和部分高校、社团、大型企事业等也成立了相应的留守儿童治理机构。截至目前,社会各方面累计投入资金少说有数百亿元,进行改善与治理,开展各项留守儿童工作。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和治理方法欠妥,部分区域行政不作为,权力徇私,治理不力,留守儿童不能妥善安置,造成无辜伤亡、被性侵、精神错乱、教育缺失等事件经常发生,见诸视野。留守儿童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竟然从最初十多万名急剧增加至今天六千一百多万名的一个可怕的庞大群体,成为当今社会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关爱”几乎等于弥天谎言! 

那么,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呢?当前,各界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从父母亲应经常返回到孩子身边给予关爱、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经济、乡村学校建立良好寄宿制、应加强儿童法律心理援助、多建立一些留守儿童乐园、政府部门应加大治理力度、媒体应给予更多关注、全社会应再多一些善举等方面出谋划策,建言对治。但是,一次又一次的留守儿童事件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若不彻底消除产生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快速有效的去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由此引发的一连串社会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八方告急,怎么办?笔者沿着前不久通过网络发表的《智库分享:谁是“留守儿童”数量增加的罪魁祸首?》基本思路,参究留守儿童成因,提出如下对策进行快速有效的解决这个大问题。笔者断言,若能真行动、真实施,用一两年的时间完全可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一、户籍管理及时跟进。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务必使户籍制度公平公正,城乡户籍一致,不分差异。社会要及时消除“外来人口”这种城市排外观念,做好正确舆论宣传导向。都是中国公民,都是中华儿女,都在神州大地上生活,别以城市自我优越的意识为中心,他们是“进城”不是“外来”啊!中国公民应不分彼此,要真诚的去包容,厚德不能成传说。更不能因特殊的行政管辖权限和地域差异,人为的制造出各种特殊法规和极其不人性化的城市管理办法。例如,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进城人员过度密集的地区,近年来在控制特大城市人口的政策上就是一个很失败的例子。如北京,适龄儿童入学条件从“五证齐全”竟然细分到“二十八证俱全”的程度,变相的迫使一大部分跟随父母进城的孩子因无法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而催生他(她)们成为留守儿童群体。

研究表明,城市化生活工作,田园化休闲息养,成为新时期人类生存的一种趋向。一座特大城市、大城市,乃至二、三、四线城市发展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来完成。倘若只有领导、公仆和白领,没有最基层的农民工和新创客,这个中国的城市还能发展吗?结构还正常吗?事实证明,在当今比较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道路上,农民工、新创客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城市的发展规划与管理法规制定,应该考虑到农民工、新创客这一庞大的人口群体,他们不是单身一人进城,他们有家庭、有孩子。执权者不能坐在洁净明亮的办公室内闭门造车式搞规划、做制定,难道你们的孩子没有留守过你们就心不痛吗?!! 

时下互联网极其发达,只要全民齐心,上下协力,少一点挥霍,少一点贪污,少一点冠冕堂皇,多一点人性,多一点节俭,多一点公平合理,中国13亿人心凝聚一处,至少可以再挤出数千亿元的资金来,这笔专项资金直接用于户籍管理网络大平台建设和校园扩建改造、新校园建设及医疗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谁若贪污,谁若挪用,一经查明属实,即刻依法严惩,执行死刑!政府部门认真负责的去投入工作,不出一年时间,在现有的公安户籍管理系统基础上就可以面向一百八十多万个乡村建立起一个以“村”为基点,融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为一体的“户籍管理网络大平台”,彻底取消城镇、农民这一户口户籍的分类办法,统一为“中国居民”。全国联网,每年离开原籍交叉流动到各个城市的进城人员,应向户籍所在地反馈信息,户籍所在地应及时跟踪垂询进城人员的去向与生活状态,及时录入最基本的网络备档。这样一来,所有的儿童信息乃至成人信息动态就会一览无余,并且极大的方便了国家安全、社会治理等工作上的使用和管理。 

二、基础教育务必要落实。一定要快速推进、落实、解决进城人员的孩子适龄上学问题,让其能够接受国家的基础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这个问题若不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等于是在空悬、空谈一大半,所有的关爱工作等于瞎忙活。

我国目前区域经济、生态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很大,矛盾较多。农民工和新创客进城是因为本身的生活环境、生存条件不能与社会合理有序的接轨,贫富差异极大。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拖儿带女的进城,只想着活命、谋生、发展、自强,冀望幸福,为国效力。这样一来,大多数的孩子就随着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孩子们能有家的温暖,本来是很美好的一种状态。但是,孩子们到了适龄上学期,由于各种人为的不人性化的城市法规和管理办法,导致孩子不能及时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迫使孩子们不得不再一次的啼哭着离开父母,加入了返乡返村的大潮中去追逐属于自己的儿童梦想!

逐年累月,一边喊着要治理留守儿童问题一边却想方设法的催生留守儿童诞生的特色怪景象就发生了。在某些缺失良知、愚昧的“政客作俑”下,人为的制造出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痛心事件时常发生,社会越来杂乱,令人心颤。这是一件多么痛心的事,民族的希望在哪里啊?!!

既然“城市能够上学”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那么,这势必会牵扯到学校、儿童医疗、生活居住、经费投入等一系列的大问题。怎么办?燃眉当下,全社会、政府部门必须做出迅速、强有力的行动,少喊口号,积极疏导,让进城人员的孩子能有条件返乡返村生活、教育、监管的就自愿加入到返乡返村大潮中去,没有条件的就务必要使其留下来,不能以人为的条框政令迫使他(她)们返乡返村。同时,有的进城人员因城市生活成本高,无法带着孩子随身生活,接受教育。那么,我们就用前面所说的“以‘村’为基点,融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为一体的‘户籍管理网络大平台’”来发挥其重大的作用,让村官、村民、村亲以“家风教育”的帮扶形式来落实、监管在城里上不了学和不能生活的孩子,坚决不能让孩子烙上留守儿童的印! 

以全国600多个地级市来说,市、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政府部门”必须要真正的担负起国家义务教育的重任来,迅速取消进城人员的适龄儿童入学限制,让有条件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不要再去“留守”。家家有老小,同心善待。各级政府要节俭办公经费,鼓励社会教育善款参与,少建一些商业楼舍,多建一些中小学生校舍,积极对各辖区现有的校舍进行扩建、改造,增加学生容量,增加新校园规划与建设,鼓励应届毕业生到义务教育的教师队伍中。

当在校舍就学条件妥善下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现有各大医院资源,开设儿童门诊医疗场所,迅速建立起儿童病情网络会诊系统,以城市居住透明管理为出发点。加大、加强出租房屋、新建房屋的流动人口管理。修葺、增建公共基础设施。多方着手,不出一年,留守儿童问题就可得到解决。

国家基础教育、医疗、户籍管理不是简政放权、市场化运作让社会、让民间机构能够参与实施的一件事情。唯有政府部门切实担起责任,不甩包袱,跟随进城人员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就不会因人为的因素再坠入到“留守儿童”的苦海中去了。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长大成人的时候因为接受了良好的国家基础教育,他(她)们会真心的感谢这个国家,感谢那些为他(她)在城市能够安置生活上学的有良知、有远见的领导和公仆,以及为此做出努力的一切人!(本文作者杨牧青,著名书画家、国学智慧研究者,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智库发起组建人、学术主持,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